第1825章:大朝会之前-《舌尖上的大宋》
第(2/3)页
可那些相公们却只是微微一笑,嘴里却惜字如金,并没有打算透露什么,其他人也只能悻悻地笑着,不敢多问。
杨怀仁的马车到了,他一身紫色官袍,腰间系着金鱼袋子,头戴束发紫金冠,脚上却穿了一双铁甲靴,手里还拿着一柄仪剑,显得有点不伦不类。
人群立刻很自然的散开,给杨怀仁让出一条甬道来让他走到前列,他们也客气地给杨怀仁行礼,只是并没有要攀谈的意思。
远处有人小声议论着杨怀仁这副打扮是什么意思,搞不清他今天算是文官还是武官。
也有人小生笑着,说杨怀仁大概是离京太久了,忘记了出席朝会时应该穿什么衣服,便文武混搭在了一起。
说起来杨怀仁还真是有这么个意思,其实他内里套着软甲,紫色的官袍也是第一次穿出来,打算的是万一事情有变,扯了外袍便可以上马带人作战。
章惇看见杨怀仁这副样子便有些不喜,恨恨地说了一句,“哼,沐猴而冠。”
一个词把章惇身边的官员吓了一跳,谁都知道眼下杨怀仁兵权在握,即便很多人心中有些不喜,可那也是背后腹诽几句而已,还没有人敢当着外人面前直接骂人。
章惇一句“沐猴而冠”便是笑话杨怀仁不是人却装的人模人样了,这在旁人看来,简直太惊骇了,朝中宰相和统领禁军的大将军显然已经不睦,这可是个大新闻。
杨怀仁也早就听见章惇骂他了,可他却并不在意,依旧和其他人热情地打着招呼。
他看见了老头李清臣,便拉着老李头说着,“李相公,我最近读了些书,说咱们人啊,都是从猴子进化来的,你说稀不稀奇?”
其实在宋朝,中国人也有些学究认为灵长类的动物,如猿猴,和人类的生理实在是太相似,便早就有了人类可能是猿猴进化而来的论断。
虽然没有什么太实质性的证据,但这样的认知也已经是很超前了,在文人之中,也是有不少又科学思想的人,对这种理论有很大的同感。
李清臣似乎意识到了杨怀仁想说什么,不好顺着他说下去,也不好不搭理他,只好敷衍道,“天下之大,无奇不有。
既然有人认为这是对的,还出书立传,那我们就应该审视的去对待这些杂学理论。”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