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正如冕下所言。就算是技艺高超者,要布设这样精密复杂的陷阱也要耗费一定时间。” “暗道入口陷阱也是?” 姬艾尔朝一旁堆在地上的几枚木柄手榴弹撇撇嘴,木柄底部的盖子被拧开了,瓷坠拉环裸露在外。 “正是。放置手榴弹的凹坑都是最近凿出来的,撤退时只要将绊发索系上拉环就能让手榴弹变成诡雷。” 从这一系列举动来看,密涅瓦一系对政变是有所准备的。可既然如此,为什么不乘此机会将王太子也杀掉,然后再推脱给教会呢?要知道这可是千载难逢的绝佳机会,如果密涅瓦真的这么干了,教会就算浑身是嘴也说不清楚。 可她并没有这么做,放着一票政敌和国贼不管,匆匆撤离了。 是因为兄妹之情? 是害怕撤退不及时会被堵住? 不可能。 姬艾尔自问换成自己或路易王太子处在密涅瓦当时的位置上,绝不会错过那样的绝佳机会。亲情?这是政治斗争,不是你死就是我亡,压根没有任何感情可以介入的余地。时间?扣动扳机或者丢个手榴弹需要几分钟还是几个钟头? 这两条理由都不成立,那么……难道是有其它外力在介入这场政变,试图通过干涉政变中的某些细节,将整个局势引导入自己编写的剧本里? “冕下,您看——” 一名正在清理现场的教众指着墙壁上的弹孔叫到,在姬艾尔的带领下,一干人等迅速靠拢过来。 墙壁上一共有四个弹孔。 其中有三个是9㎜帕拉贝鲁姆手枪弹留下的,结合留在地面上的弹壳跟哑弹,可以确定是突入会议室的突击部队留下的。 那么口径明显小于9㎜,且远离前三个弹孔的第四个小窟窿是怎么来的? 得到姬艾尔的首肯后,清理人员迅速凿开墙面,不一会儿,一枚7.92㎜特殊规格狙击步枪弹呈现在人们眼前。 密涅瓦为何匆匆离去的答案已然不言自明。 “呼呼——” 伸手掩住微微吊起的嘴角,姬艾尔以无比愉悦的语气说到: “看起来,我们的对手和我们真是心有灵犀啊。” “是否立即封锁全城进行搜捕?” “没用的,既然对方已经有所准备,在我们完成封锁圈之前,事前规划好逃跑路线的王女殿下就会逃出吕德斯了吧。” “可是……” “不必慌张。” 挥了挥手,姬艾尔眺望着沉睡在黑暗中的吕德斯,静静露出了笑容。 “虽然很抱歉,可准备后手应对突发状况并非仅限王女殿下的特权哦。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