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.狼(二十)-《魔法与科学的最终兵器》
第(2/3)页
就像进入狩猎状态,准备扑向猎物的狼。
“尽量挣扎吧,这是你们唯一能做的事情了。”
###############
“为什么对方的术式突然消失了?”
周遭的管线与点点微光不断后退,顶着沉重的风压,马赛发出疑问。
对方的攻击直到最后一刻都是完美的,同一时间从四面八方包夹过来的斩击堪称完美,不管是展开“障壁”还是闪躲,都完全来不及。
可就在“无形巨斧”只差一点就碰到他们之际,全部十二发术式当场崩解、消失,尽数还原成玛那。
马赛隐约猜到这可能是“夜莺”发动了某种术式造成的效果,但究竟是什么术式,能同时破坏十二发术式?
“崩坏。”
躺在怀中的“夜莺”传递出答案,不知是幻听还是多心,马赛觉得,那个单词之上附着有一股奇特的思念。
“那是专门用来破坏各种术式的特殊术式。”
使用魔法之时,必须动用归入自己掌控之下的玛那,魔法师无法使用受到他人掌控的玛那来组成魔法回路。但这并不代表魔法师完全没办法出手干涉他人的魔法术式。纵使无法操控他人所掌控的玛那来组成术式回路,但却有可能促使对方的术式回路遭到分解。
简言之,这是一项专门用来破坏各种术式的“反魔法”。
“不同于其它术式,‘崩坏’和‘火球’、‘风操作’一样,不受资质优劣限制,只要有魔法师素质就能使用,效果也完全一样。说白了,这就和破坏永远比创造简单是一个道理。但是,这个术式的实用性很低。”
“很低?是因为帝国方面基本没有魔法师吗?”
“这个是原因之一,更深层的原因是坏咒本身就有一些无法克服的缺陷存在。”
“崩坏”有两大缺陷,其一,发动距离近。为了干涉对方控制下的玛那,施术者非得设法接近对手或存储术式的回路不可。其距离通常约为三至五公尺,个别素质优异者最多可以达到十公尺左右。换言之,基本都是贴身近战的距离以内;其二,在瞬息万变的战斗中,留给“崩坏”使用者的时间并不多,相对的,各种术式的回路结构截然不同,根据施术者自身的特质,某些情况下还存在结构变体。如此一来,“崩坏”使用者必须在最短时间内辨识出对方使用的术式种类和回路的结构、关键部位,赶在对方的术式效果作用在自己身上之前加以破坏。否则就会演变成敌方的术式已经产生效果,身体都被搞得七零八落了,这边才刚刚弄明白刚才是什么术式,回路结构是怎么样的,应该破坏哪里的结构结点。
打个通俗易懂的比方,这就好比随手丢个多面体魔方或鲁班锁,让你在一秒内解开。就算是高端职业玩家也鲜有人能做到。而各种魔法术式的结构比起鲁班锁、魔方只会更复杂多变。
正因为有着这些绕不开的缺陷,“崩坏”才会被最初的发明者视为一项纸上谈兵的无用技术丢到一旁。
第(2/3)页